
金秋双节庆,龙舟竞渡时!10月1日,2025年南沙区横沥镇迎国庆贺中秋传统龙舟龙艇邀请赛在灵山岛尖激情开赛。清水河畔,现代建筑与传统龙舟交相辉映,铿锵的鼓声中,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开锣上演!
本次赛事由中共广州市南沙区委宣传部、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中共南沙区横沥镇委员会、横沥镇人民政府、南沙新区明珠湾开发建设管理局联合主办,横沥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横沥镇党群服务中心、横沥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横沥镇总工会等多部门协同承办,横沥派出所、消防队、南沙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提供全程保障。


竞渡正酣,44支龙舟队会师灵山岛
锣声破空,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劈开平静的河面,鼓手立于舟头,双臂抡圆,每一次鼓槌落下都迸发出震人心魄的号令,与队员们“嘿嗬”的呐喊声、两岸观众的欢呼声交织。
“压(一)、以(二)、衫(三)……”随着数只龙舟队靠近终点,赛场观众高声呼喝、振臂挥旗为冲刺队伍加油鼓劲,现场气氛火热。


本次赛事集结了多元参赛阵容——共有21支来自南沙及周边城市的专业龙舟队,23支由横沥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成的三人农艇队同场竞技。船桨翻飞间,千年水乡民俗与未来新城风貌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经过激烈角逐,赛事奖项逐一揭晓:三人农艇赛村(社区)组冠军由横沥镇群结村1队夺得,企事业单位组冠军花落喜迎门酒家代表队;龙舟邀请赛冠军则由南沙区横沥镇龙舟队斩获。
颁奖仪式上,除特制奖杯、奖牌外,烧猪、米酒等岭南传统节庆礼品逐一颁发东方汇赢,“农艇夺冠分烧猪”的古老仪式在现代都市中重现荣光。










“每个村居都为我们横沥出一份力”,获得龙舟邀请赛冠军的南沙区横沥镇龙舟队表示,龙舟队员由横沥镇各村(社区)选派一两个代表组成,从8月份开始,每周三次训练,积极备战,传承横沥的龙舟精神,“我们的舵手和总教练兴姐(陈群兴)还是南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扒龙舟的传承人。”横沥镇龙舟队取得了2分40秒的好成绩,以2秒之差险胜番禺区石楼镇龙舟协会。



“我来自番禺新造,之前也去过深圳、广州比赛,第一次来横沥,感觉这的龙舟氛围最浓,船很多,环境氛围也好。”受横沥篮协邀约参赛的天顺龙舟队队长林先生告诉记者,此次赛事是他今年参加的第五次龙舟赛。“很好玩,三人农艇(赛)特别棒!”副队长高先生兴奋地补充。



文化为脉,民俗IP赋能城市气质
横沥镇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具有悠久的赛龙舟历史。横沥镇党委书记宋晓冬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既是对横沥儿女新时代的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现,也是对十五运会体育精神的生动实践和热情呼应。

赛场不仅有速度的比拼,还是一次深度的文化沉浸。河岸旁打造的“双节文化生态圈”人气十足,美食文创市集内,南沙传统岭南小吃轮番登场,构成“舌尖上的民俗博物馆”;文创区以“龙舟文化+CBD元素”为核心,从镌刻灵山岛尖天际线的龙舟模型,到印着“城市未来·龙舟精神”的限定周边,让市民在带走纪念好物的同时,也收藏了南沙的文化温度。

“赛农艇是我们镇的传统民俗,听说今天有比赛,悦悦很激动,早上七点就起床催他爸爸出发了。”岸边,来自新兴村的陈女士一家早早来为龙舟队加油,“这次在南沙CBD灵山岛尖办比赛,更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了横沥的‘传承’与‘发展’。”
住在飞沙角社区的郭先生则是第一次来灵山岛,“没想到横沥有这么漂亮的地方,看朋友圈知道今天有龙舟赛,特意约朋友来感受节日氛围。”

此次赛事的圆满举办,不仅为市民带来了“有历史厚度、有城市高度、有生活温度”的双节体验,更夯实了横沥镇“CBD 民俗盛会”的文化 IP 定位,成为“以赛营城”“全民迎全运”的生动实践。
横沥镇相关负责人透露,有关部门正筹备打造灵山岛尖常态化娱乐阵地,结合横沥地域特色推出水岸实景演艺活动,构建“水乡文化客厅”。未来,横沥镇将继续以传统民俗为纽带,链接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人文动能。
来源:广州南沙横沥发布东方汇赢
国华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