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与中秋亚金配资,“双节”同庆氛围浓。
假期期间,不少市民已规划好跨区域旅行、户外露营或亲友聚会。但当前正值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加上假期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性活动增多,健康风险也随之上升。如何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守住健康防线?针对市民关心的出行防护问题,南沙+专访了南沙区卫生健康局相关人士 ,梳理防蚊、防疫、饮食安全关键要点,助大家平安过节、快乐团圆。
问:市民“双节”计划出行,出发前要做哪些预防准备?
答: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是平安假期的第一步。建议大家提前关注目的地健康风险,尤其是有跨境或跨区域出行计划的居民:首先,密切查看目的地疾控部门发布的传染病提示,重点了解当地是否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疟疾等蚊媒疾病流行,或流感、诺如病毒感染等聚集性疫情;若目的地为蚊媒传染病高发区域,提前备好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驱蚊贴,以及浅色长袖衣裤;出行前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建议暂缓行程,先到就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诊,避免带病出行。
问:旅途中在户外游玩、住宿时,市民应该怎么防蚊才能远离基孔肯雅热?
答:当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仍处高发阶段,蚊虫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旅途中做好防蚊,就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建议市民在户外游玩时优先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避免蚊虫直接叮咬;在外露的手臂、脚踝等部位及衣物上涂抹正规驱蚊剂,若出汗较多,每2—3小时及时补涂;尽量避开蚊子活跃高峰时段(日出后2小时、日落前2小时),不在树荫、草丛、积水洼地、凉亭等蚊虫密集区域长时间停留。
住宿时也不能放松警惕。市民入住酒店或民宿后,先检查房间纱窗、纱门是否完好,若有破损及时联系商家维修;睡前可使用电蚊拍清理室内蚊虫,若住宿环境蚊虫较多,可请求商家提供驱蚊设备或协助消杀。
问:假期市民少不了聚餐品尝美食,饮食安全方面要注意什么?
答:假期聚餐、品尝地方美食是常见安排,但饮食安全不能忽视,尤其要警惕诺如病毒、细菌性肠胃炎。外出就餐时,市民要优先选择环境整洁、卫生条件评级较高的餐厅;使用餐具前仔细检查,优先选用带有消毒合格标识的经过消毒的餐具,或选择包装完好、在保质期内的一次性餐具,避免使用无卫生保障的餐具。
市民若需要外带或购买食物,应该选择正规商家,确保食材新鲜,同时生熟食物分开盛放和储存,避免交叉污染;烹饪或食用时亚金配资,不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如刺身、生蚝)和肉类(如溏心蛋、未全熟牛排),所有食物彻底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另外,市民切勿采摘、购买、食用来历不明的野生菌、野生植物,避免误食有毒食材;饮水优先选开水或正规品牌瓶装水,不喝来源不明的散装水。
问:假期景区、车站等场所人员密集,如何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答:假期里,景区、车站、商场等场所人员流动大,做好个人防护很关键。建议尚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可在假期前或返程后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种流感疫苗,能提升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
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地铁、景区排队区),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若口罩出现潮湿、污染、破损等情况,需及时更换;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肘臂内侧遮挡,避免飞沫扩散,用过的纸巾需及时扔进带盖垃圾桶;
同时,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后,需用肥皂或洗手液配合流动水清洗双手;若暂时没有洗手条件,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消毒凝胶清洁手部。
问:从外地返程南沙后,市民需要怎么做才能保持健康?
答:返程后的健康监测是“收尾防线”。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市民返穗后14天内,每天留意自身健康状况,重点关注是否出现发热(体温≥38℃)、皮疹、关节痛、腹泻、呕吐、咳嗽等症状,一旦发现上述任何一症状,需要立即前往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医院就诊。
就诊时,务必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如去过哪些城市、是否到过蚊媒疾病高发区)和饮食情况,帮助医生快速精准判断病情,避免延误治疗;市民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可到以下发热门诊(诊室)机构就诊,部分门诊机构还提供24小时接诊服务。

△扫码查看南沙区发热门诊(诊室)机构名单。
问:即使不外出,居家期间如何筑牢防蚊屏障,减少蚊媒疾病风险?
答:即使不外出,居家期间也要做好防蚊工作。从源头减少蚊虫孳生,才能降低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的感染风险。建议市民定期清理家中及阳台、楼道的卫生死角,及时清除落叶、杂物,疏通沟渠、排水口,避免积水滞留。翻盆倒罐,清理花盆托盘、闲置水桶、饮料瓶、废旧轮胎等易积水容器,水养植物(如绿萝、富贵竹)需要每周更换1次水。
此外,市民还应该检查空调排水孔、地漏是否堵塞,若有积水需及时清理,家中的储水容器务必加盖密封,不给蚊虫产卵留空间。若家中蚊虫较多,可选用带有正规“农药登记证号”(如WP****)进行消杀,喷洒时避开食物、餐具和儿童玩具。消杀前关闭门窗、让家人和宠物离开,消杀完成后通风半小时以上,再进入室内。
中秋的月亮要和家人一起赏才圆满,国庆的风景要健健康康看才尽兴。在此呼吁市民出行前多查一句风险提示,户外时多涂一层驱蚊剂,聚餐时多留意一口食材,返程后多测几天体温,居家时多清一处积水,给假期的安全感“加码”,平平安安过“双节”。
撰文:梁诗婷

国华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